检测到您当前使用浏览器版本过于老旧,会导致无法正常浏览网站;请您使用电脑里的其他浏览器如:360、QQ、搜狗浏览器的极速模式浏览,或者使用谷歌、火狐等浏览器。

下载Firefox

刘志洪 | 现代化:中华民族的现代转化

日期: 2023-05-26 撰稿人:刘志洪


近几年来,学界对中国式现代化及其相关理论与现实问题展开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然而,正如中国的现代化不自今日始一样,对中国现代化的探讨包括哲学探讨亦不自今日始。新中国成立后,一批优秀的学者与思者出于对时代潮流与历史使命的深刻理解,展开了相关探索。由李秀林、李淮春、陈晏清、郭湛等人编写、1990年出版的《中国现代化之哲学探讨》便是其中的一个重要代表与缩影。该书在32年前已然提出“中国式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概念;提出中国现代化带有浓厚的中国式特征;创造中国式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正是中华民族以自己的个性特征、民族风格对全世界历史所作出的独特贡献等富有见地的判断。2022年11月,该书修订版由商务印书馆出版。重温该书,这些观点依然迸发着真理的光辉与思想的力量。

  

现代化与哲学相互作用

  现代化需要哲学,哲学也需要现代化。哲学既是反映现代化建设的认识主体,又是通过现代化建设而被认识的客体。现代化与哲学的相互作用生成理论与实践的良性互动。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在人类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其本质是现代化潮流的精神果实与思想表达,同时以强烈的批判精神反思与引领现代化。它既需要加入现代化浪潮并使之变革,也需要随着不断变革的现代化进程而变革自身。“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实践乃是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的生命力之源泉”,它要求马克思主义哲学“不仅要跟上实践的脚步,而且应当尽量走在实践前面,发挥理论指导实践的能动作用”,而发展着的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又为中国现代化注入思想与灵魂。

  哲学研究不能不澄明自身。研究的方法论是最关键的内容之一。编者指出,反映时代及其精神、整体把握对象,构成哲学思考的两大要求。要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当作一个多层次的有机结构来把握;要把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当作一个统一的辩证发展过程来把握。全书注重以一般、特殊和个别的思维方法考察中国现代化,把握中国现代化有机体的动态发展,探索中国现代化的规律体系与协调机制。

  基于上述理解,除导论外,全书共11章,系统考察了中国现代化的目标、内容、途径与主体等关键理论课题,力求呈现对中国现代化的整体把握。这在中国现代化发展之初颇为难能可贵,彰显了哲学思维的前瞻性与预见力,发出了黎明时分“高卢雄鸡的高鸣”。特别是以六章的篇幅,从生产方式、生活方式、行为方式、思维方式、情感方式和管理方式等向度,深入分析了中国现代化的主要内容。

  发展模式不等于发展水准

  尽管对现代化和现代性的理论探讨已有很长时间,但至今仍有不少人未准确把握这两个基本概念的核心意涵。书中认为,现代是现代人历史的活动和现代人活动的历史。现代的人之社会和社会之人的这种时代的性质或属性,即现代性。这种规定性生成和贯穿于现代人的生命活动中,生成和贯穿于现代社会的各个领域、各种向度中,是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狭义)和生态诸方面与传统社会、传统人不同的各种特性的总和。在最一般的意义上,现代化是人类社会或社会化的人类在现代所发生的转化与变迁。如果说现代性是对现代社会或人的属性的偏重静态的描述,那么现代化就是指社会或人的现代特性发生、发展的动态过程。换言之,现代化是现代性的生成过程,而现代性则是现代化生成的结果。

  编者进而指出,现代化“本质上是指人作为主体认识、掌握、占有客体世界的一种发展程度,是指在现时代人认识、掌握、占有客体世界的最高发展水平”。从发展程度或水平的角度理解现代化,是一种正确且深刻的把握。现代化的目的与实质即通达现代的最高发展水准,其他一切皆为形式与手段。判断是否实现现代化,就看在现时代的历史条件下,是否达到现时代的最高发展水准,而不是看是否形成或符合特定的发展模式。进而言之,不能简单地将特定发展模式作为最高发展水准的代表,而须审慎细致地考量现代可能的最高发展水平,以及诸具体发展模式与之的距离。由此,该书一针见血地辨明了现代化与西方化之间的复杂关联,强调“一个国家、民族既不应在‘现代化即西方化’的错误观念支配下,丧失自己作为现代化主体的创造力量,也不宜将‘西方化’视为可怕的陷阱而丧失自己的主体性,以致在现代化的道路上止步不前”。全书对现代、现代化与现代性的上述理解,至今仍然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启示。

  编者在书中从多个向度描绘了现代化的主要特征。比如,从经济向度看,现代化是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信息社会的转变;从政治向度看,现代化是由专制制度、过渡型制度向民主制度的转变;从交往向度看,现代化是由封闭的、地域性的人际关系向开放的、全球性的人际关系的转变;从环境向度看,现代化是由顺应自然条件向改造自然环境和与自然界实现协调的转变;从观念向度看,现代化是由宿命论、迷信和宗教热忱向理性化、知识化、世俗化的转变;从活动向度看,现代化是由压制人的创造性向解放人的创造力和发挥人的潜能的转变。

  “有原则高度的实践”具有发展与超越意识

  现代化的核心是人的现代化。“唯有人才是现代化的真正主体,是创造现代化社会生活的生气勃勃的能动的力量”“形成着的现代人创造形成着的现代社会”。中国现代化的实质与关键是中国人的现代化。中国人的现代化既是中国现代化的结果,更是中国现代化的主体。由此,书中明确提出,中国人是实现中国现代化的主体,中国的现代化只有依靠而且必须依靠中国人。同时,现代化是中国人对中国现实的超越。“中国人既是中国现代化的动力,同时自身又存在着某种影响中国现代化的阻力。”“传统观念的现代化改造”,强调现代化呼唤中国人变革传统观念,并具体分析了现代自我意识、民主意识等对传统和谐观念、依附观念与祖训崇拜的超越。

  编者最后又专辟一章集中讨论如何依靠中国人实现中国的现代化,提出要开发中国人的主体潜能、提高中国人的主体素质、实现中国人的现代化。此外,还要清醒地认识到,“由于中国人具有现代化因素与非现代化因素,不可避免地发生基于这两种因素、力量和倾向的拉锯式搏斗”。进而,中国的现代化过程具有缓慢而艰巨的特点,需要几代人前赴后继的努力。这份清醒与提示于今日而言是必要的。在通向高水准现代化,亦即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众多艰难险阻、风险考验有待中华儿女有效应对与合理解决。甚至人们对现代化本身的理解也容易出现偏颇,从而有可能导致现代化建设走上迷途弯路。譬如,现代化本身不仅在实然而且在应然的层面上均是历史发展的。这是现代化的自我超越,也可以理解为对现代化的超越。缺失这种发展与超越的意识,仅仅以特定水准和模式的现代化为标准进行现代化建设,而不自觉地追求和实现更高水准的现代化,就不是马克思当年所言“有原则高度的实践”,就难以通达既代表时代水准,又表征未来方向的现代化与现代性。诚如书中所言,“现代化最重要的社会特征在于,不仅要建设一个适合于现在人们生存的世界,而且要使它成为一个同样适合于未来人们生存的世界”。

  尽管书中一些内容与观点已经不再新颖,但真正的研究是以前人的探索为基础展开新的攀登。在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性展开过程中,仍有一系列关键而深层的问题值得新时代的中国学者继续开掘、思索与讨论。

  (作者单位:澳门新葡游戏网)

  •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科学报

  • 作者:刘志洪